关灯
护眼
字体:
2161章 封诸夷国,海权意识的觉醒 - 第3页
bbwx2.com
    按萧唐先前所想,李俊第一次下西洋的路线,是经吕宋、爪哇、苏门答腊、马六甲、占婆、锡兰再到印度西海岸。沿途与临海诸邦各国建立友好往来的关系,逐步在各处海域要隘扎稳根基,而在下几次远洋航海时便要再打通孟加拉湾、波斯湾,阿拉伯南岸乃至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等地的海上路线。

    而庞大的舰队过了澎湖巡检司,于后世中国台湾岛南部高雄修葺的港汊进行物资补充,也是因未雨绸缪,海上航行但有机会则势必要维持补给充足,随即又出海启程,再往南行进不过四百里上下的航程,便已抵达后世菲律宾群岛当中面积最大,且西滨南海、东临太平洋,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岛隔海相望的吕宋岛。

    虽然传闻说因吕宋岛南面海湾入口处海岬岩石高峻、形如木杵,当地人称为losung,故而唤作吕宋,而后世也有说法宋朝人因为贸易与战乱流亡到海外,为了缅怀自己的宋人身份则称此岛为吕宋,无论哪种说法正确,方今时节乃至正史元朝时商船确实常到此进行海贸互市,而后吕宋也于明朝洪武至永乐时期三次遣使与中土来往,直到郑和统率舰队至吕宋,奉朱棣诏书委任侨居海商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国大权,大兴诸业,而吕宋国接受明朝安排欣然接受,也并没有因中土王朝在本地钦封官员而闹出任何风波。

    换而言之,明朝时节的吕宋国小力薄,尚没有能力直辖统治全岛全境,虽然这与当初的大宋要到辽朝亲封个南院大王的情况别无两样,但按国情比较却不可相提并论。所以吕宋国乐意接受明朝在本国安置手握权柄的要臣,接受大量汉民侨居,以发展本地贸易经济的繁荣......
请关闭-畅*读/模式阅读。

bbwx2.com

上一页 - 下一章